第1409章 與世皆敵
龍天宗剩餘的幾位強者,親眼目睹了自家長老被一拳打爆成血霧的慘烈景象,無不駭得魂飛魄散。那可是一尊渡過一重天劫的古代人物,在這仙島外圍足以稱霸一方,此刻卻如土雞瓦狗般,被人徒手撕碎!
“逃!”
不知是誰嘶啞地喊了一聲,剩餘幾人瞬間化作數道流光,朝着不同方向亡命飛遁,
他們燃燒精血,不惜代價,
然而,渡劫成功後的江塵,強大程度遠超他們的想象。
就在他們身形剛動,掠出不過數十裡時,江塵眸光冰冷,鎖定了那幾道逃竄的身影,
就在他動念追擊的刹那,一種從未有過的感悟湧上心頭。他感覺自身的形态似乎可以發生某種本質的改變,與光同塵,與電同行!
嗡!
他的身軀瞬間變得模糊,下一刻,他便從原地消失,不是撕裂虛空,而是真正意義上的......化光而行!
速度快到極緻!
幾十裡的距離,對于化光狀态下的江塵而言,近乎不存在。
一位正在拼命飛遁的龍天宗強者隻覺眼前一花,一道金色的身影仿佛從虛無中直接踏出,攜帶着碾碎山嶽的磅礴巨力,一拳印在了他的後背。
“不...!”
絕望的嘶吼戛然而止,這位強者步了長老的後塵,身軀在半空中炸開,血與骨飛濺。
江塵身形沒有絲毫停滞,再次化作一道扭曲的光線,瞬息間追上了第二個目标,同樣是一拳,蘊含着無可匹敵的力量,将其轟殺。
第三個...第四個...
不過短短幾個呼吸的時間,那四散奔逃的幾位龍天宗強者,無一例外,全部被江塵追上,以最淩厲的姿态格殺當場,
千裡之内,一片死寂。
所有通過神識或秘寶窺探到此地的強者,都難以保持平靜,内心掀起了滔天巨浪。
同境秒殺也就罷了,畢竟有些妖孽也能做到,但江塵展現出的那種速度,那種近乎将自身化為光的恐怖天賦,徹底震撼了他們。
“那是...什麼天賦神通?竟能身化流光,速度堪比瞬移!”
“仙島外圍,從未見過如此詭異而強大的天賦!古籍中都罕有記載!”
“光速?還是某種極速類的法則體現?此子到底什麼來曆?剛剛渡劫就覺醒如此逆天的天賦!?”
羨慕、嫉妒、難以置信...種種情緒在暗中湧動。
這種天賦太罕見了,在危機四伏、争奪激烈的仙島外圍,擁有極速,幾乎意味着掌握了先機與主動,無論是追擊、逃遁還是襲殺,都占盡優勢。
“此人到底是誰?”
“仙島外圍,又一個強者崛起了!看他行事如此霸道強勢,或許會開創一個新的組織,與那些掌控龍脈的古老勢力争鋒!”
在這一刻,沒有人可以心緒無波,很多人都看出,江塵此時的強大,已非他們能夠輕易撼動。
這些暗中窺探的強者,不敢再停留,如潮水般退去,生怕引起江塵的誤會,招來殺身之禍,
江塵卻并未如他們預料的那般大開殺戒,他淩空而立,周身金光内斂,但那股磅礴的威壓依舊籠罩四方。
經過這段時間的觀察與厮殺,他已經隐約察覺到了仙島外圍的一些潛在規則。
并非所有古代強者都擁有獨立的龍脈,就比如他之前襲殺的那七八位半步渡劫,以及剛才這些龍天宗之人,他們更像是依附于某個強大龍脈持有者的“從屬”或“戰将”。
他擊殺這些人,所謂的“擊殺人數”并未增長,這意味着,這片天地認可的“強者”,是那些真正占據并掌控着龍脈之人才算數。
這也解釋了為何那些掌控龍脈的強者,會優先清理新登島的天才——是為了減少潛在的競争者,穩固自己的勢力範圍。
想通此節,江塵目光掃過虛空,仿佛能穿透層層空間,看到那些隐藏的窺探者。
他的聲音如同天音,浩蕩傳開,響徹在萬裡山河之間:
“我名江塵,此次登臨此島,便是為踏不朽帝路而來!”
“今日,我便選擇繼續前行!龍天宗或是其他龍脈之主若想報仇,皆可來尋我,我江塵——絕不避退!”
聲浪滾滾,如同海嘯般席卷天地,帶着一股一往無前的決絕和睥睨天下的自信,萬裡之内,清晰可聞!
并且,這消息正以難以想象的速度,向着更遙遠的地域傳播開去!
整個仙島外圍,一片沸騰!
尤其是當人們得知,放出如此豪言的江塵,竟然是一個剛剛登島不久的新人時,更是引發了軒然大波,覺得不可思議!
“狂妄!無知!”
“一個新人,僥幸渡過天劫,殺了幾個龍天宗的普通強者,就敢如此大放厥詞?”
“他根本不明白這片土地沉澱了多少恐怖的存在!這是在向所有古代強者宣戰!”
“與世皆敵!這是取死之道!多少驚才絕豔之輩,就是因為不懂韬光養晦,最終過早隕落!”
這座仙島的曆史太久遠了,久遠到近古時代以來,外圍區域幾乎再沒有出現過能攪動全局的新生天驕。而此刻,江塵的宣言,像是一塊巨石投入平湖,激起千層浪。
可以預見,無需龍天宗動員,那些掌控着龍脈、沉睡或閉關了無數歲月的古代強者,那些早已将外圍區域視為自家領地的霸主們,絕不會容忍這樣一個不安定因素,一個敢于挑戰秩序的新人存在。
他們必然會從龍脈中走出,以雷霆手段,鎮殺江塵,維護自身的威嚴與利益!
距離此地數百裡外的一座山坳裡,急得直跳腳:
“完了完了!江塵這小子是真不想活了啊!龜爺我還想多活幾年呢!這都是些什麼存在?活了無數歲月的老怪物,躲起來還來不及,他怎麼還主動去挑釁?這”
澹台明鏡依舊一襲白衣,清麗絕塵,她望着江塵所在的方向,眼眸中卻是一片了然與平靜:
“龜前輩稍安勿躁,江道友此舉,必有深意。他既選擇了最艱難的大帝之路,躲藏與隐忍便已毫無意義。唯有以戰養戰,在血與火中極盡升華,踏着諸敵的屍骨前行,方能印證己道,登臨絕巅。”